寒冷冬季如何进补养生?中医有“膏”招!
民间素有“立冬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的说法,进入冬季之后,养生进补的好时机可不要错过。但是,该选择什么样的进补方式?膏方是很多人的首选。
中医膏方文化是中医“治未病”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冬季服用适合自身体质的膏方,能达到补虚扶弱、防病治病、延年益寿、纠正亚健康状态等多种效果。那究竟什么是膏方呢?怎么选择和服用膏方?为此,家庭医生在线特地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、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的杨志敏教授,解读进补“膏”招。
什么是膏方?
“膏方是属于中医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、露、汤、锭,这八种传统剂型的其中之一,它将多种药材,尤其是具有滋补、调养性质的药材,精心熬制,通过浸泡、煎煮,过滤去渣后用慢火浓缩,再加入胶类药与糖,不断用铲搅拌,收膏成凝胶状态。” 据杨志敏教授介绍,要熬出优质的膏方,优质的药材质量、严格的温度控制以及精准的处方配伍缺一不可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冬季进补膏方?分清虚实 辨证施补
进入冬季之后,藏精固本是人体的第一需要,因此要补虚。杨志敏教授表示,冬季养生,膏方是很好的藏精固本手段,能有效帮助人体储备精血、气血。选择合适的膏方进补,来年春天身体才能元气满满。补虚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以及脏腑的虚实状态来辨证施补,而对于复合体质的人群,则要找到身体的稳定与平衡点,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调理。如针对睡眠不好,精神疲惫的人群,可以选用舒心安神膏、健脑颐神膏;若是痰湿体质,平日应酬较多且血脂或尿酸偏高者,可选用清脂化瘀膏;脾胃虚弱,经常消化不良,又是气虚体质的人群,则可以选用健脾养胃膏。通过合适的膏方来调整人体的虚实、气血以及脾胃状态,可达到藏精固本,减少慢性疾病复发的效果。
不同的膏方功效各异,有些人可能用来保健调理,有些人则可能用来缓解疾病,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膏方呢?杨志敏教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:“市民朋友们在选购膏方时,首先要区分治疗性的膏方和药食同源的膏方。若是属于治疗性的膏方,则需要到正规的医院,经专业医师根据患者体质、状态来推荐服用;若是保健和调养性的药食同源膏,则可以根据膏方的组方结构和它的适应人群进行选择。”
此外,服用膏方的时间也颇有讲究,通常建议早上空腹服用膏方,空腹状态下膏方更容易被人体吸收,并且早上也是脾经、胃经的运行时间,吸收效果也更好。有慢性疾病或是体质虚弱者,在服用膏方后肠胃吸收变好、大便更加通畅了,不妨在午睡后适当少量加服一次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冬主“收藏”,健康过冬日常小事要做好
冬季养生,除了巧用膏方,也要从日常小事中,认真做好身体的养护。冬季养生是遵从自然界里冬令收藏的规律,利用自然力量帮助身体储藏能量。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,难以完全遵从自然规律做到冬藏,因此要借助良好的生活方式,避免出现收藏不足所带来的问题。针对冬季养生,杨志敏教授从运动、居家环境和饮食等方面提出了建议。
一、运动
在冬季坚持体育锻炼,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,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,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气温的降低,人在立冬以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会放缓,因此在此时节锻炼不宜太激烈,以防止适得其反。运动应注意做好呼吸调整,呼吸的深浅是引导气的收和长,把神往里收,在冬天尽量避免参加长跑、打篮球等剧烈运动,可以选择打八段锦、易筋经、太极等。同时,主张在阳光下进行运动,让冬日暖阳祛除体内的寒气
二、居家环境
冬天气温下降,很多人都喜欢关门闭户,但室内若是长时间空气不流通,会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。在室内氧气含量低的情况下,还会诱发呼吸道、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,建议在白天阳气最盛的时候,即上午9点后至下午5点前这个时间段内,对室内进行开窗通风,每天通风2-3次,每次保持在15-25分钟为宜。
三、饮食
饮食方面需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合理的进补方式,调理脾胃,但要注意不宜盲目进补,冬季进补还要注意因人、因地制宜。南方宜清补、北方宜温补、高原宜润补;少年重养,中年重调,老年重保;不同体质也应有不同的进补方法,例如阴虚体质多滋阴潜阳,阳虚体质多温阳补肾,血虚人多健脾补血,气虚人多益气补肺等,冬季进补最好请医生给予专业的指导。
日常饮食可适当选择肉类、根茎类和果实类的食材,如核桃、板栗、萝卜、山药、地瓜等。冬季寒冷,也可通过饮食驱除体内寒气,体质虚寒,胃寒、纳差者,可适当食用姜蓉炒饭,就能及时祛除体内的寒气,避免聚集体内成为伏寒。辛味入肺,肺气旺则一身之气皆能调动起来,同时生姜与米饭配合,能够让中焦脾胃的元气充足,邪气就不能再停留在身体内了。
姜蓉炒饭
材料:生姜蓉50—100g,鸡蛋1个,饭、花生油、麻油、酱油适量,葱花少许。
做法:先用少量花生油爆香姜蓉装起备用,将米饭放入锅中翻炒,再把打散的鸡蛋倒入米饭中,不断翻炒,最后把少量的酱油、麻油、葱花、姜蓉加入饭中,翻炒均匀即可出锅享用。